2025年7月14日 星期一

現代人的道法自然

現代人都在都市裡生活

關於自然的生活方式已經失去

所以「道法自然」這句話

倒在字義上的解釋我們可以了解

但自然的生活我們的接觸不到

所以「道法自然」這句話

肯定不是現在都市人能懂的

道與自然

對現代人來說都是一個抽象名詞

自然其實就是大地的環境

得到是人與自然接觸後的感知

這就是說自然是在外的東西

而道是在內個體會

如果自然與道都變成了詞句

那麼這句話是很難懂的


用現在的職業做一個比喻

那就是有機茶園茶農與茶園的關係

有機的茶園是「自然」

長榮在自然裡面體會的是「道」

這個意思是說茶農

在自然的環境下耕種

從自然裡面了解到

茶樹與蟲害之間的關係

所取得的平衡就是「道」

所以茶濃在管理有機茶園的時候

看到了茶園與四週環境的生態平衡

這種關係的體會就是「道」

所以「道法自然」的「道」

在自然的定義下就是「平衡」

在自然觀察中對生態平衡的體會

就是「道」的具體情況

我們如果不接觸自然

就一定不懂得什麼是「道」

道法自然的意思是說

道是在自然裡面得到的

如果接觸不到「自然」

自然就無從體會「道」

道是與自然對話之後

得到的答案

沒有接觸自然的道

就是字典的「道」

在古代的了「道」是很具象的

就說人與自然的關系

一種微妙的平衡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文化繭防



喬治·約翰特·里·馬洛里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18861924)

                       英格蘭探險家,他在被問及為何想要攀登聖母峰時回答說:

                             「因為它就在那裡。Because it's there.)的名言。

或譯:「因為山就在那裡。」成為登山界的人至今經常引用的名言


還有日本茶道根據千利休弟子

「山上宗二」(やまのえそうじ)的著書

《山上宗二記》記載

一期一會(いちごいちえ)至今成為茶會常說的名言


仔細想這兩句話其實非常平常不過

但在人類文化的繭房中

被無限放大

這說明什麼??

就是名人效應

如果有人問你

為什麼要坐愛之船遊阿拉斯加

你回答

「因為海就在那裡。」

大家就嗤之以鼻地說

「廢話!」

你喝杯水別人問你

為什麼要喝水

你回答

此杯不再

別人會說你

「見鬼!」

這就代表說

說話的人要有份量

這句話才有份量

其實每句話都一樣

我們都在隧道裡前行

誰也看不清楚誰

直到死去

還搞不清楚

我們所住的地方

全是不同的繭防

沒有一個人離開過

只是這個笑那個那個笑這個

確實

我們也逃不出去

包括佛陀

祂也一樣

在自己的繭房裡傳教

耶穌也是

亞里斯多德也是

與人不一樣的是

這些人

知道自己就在繭房裡

他完全知道

無從批評別人

這就是覺悟




2025年7月6日 星期日

第一视角沉浸式登顶珠峰

 https://youtu.be/M5jMPo_Qq2I?si=qH0_FXF3P3CDh-ZE

我們征服的不是山 

 而是自己!!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6740M 
不是所有的山峰都需要被征服
有時尊重與敬畏
 比攀登攻頂更為重要

西方的登山(人定勝天)與藏民的轉山(敬畏自然)不同

藏民的轉山比西人的登山更重要


杜甫〈望岳〉: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The View)

2025年6月27日 星期五

道士與隱士

 道士在說明一種哲學"倒是"

就是反過來說也對 的深刻理論

「道」:道法自然 所以選擇山川野林修行 

「士」:乃受傳統文化禮教薰陶的人

道士乃受過傳統文化薰陶 

而遁入山川林野的大自然中

追求「道」的「士」人

稱為「道士」


士人與時局對話

隱士與自然交談

在這世上隱士之為人

像林中一棵樹 山上一塊石

生不求名利富貴

死不期淨土天堂

一生安貧樂道 了然自得


所謂「隱士」

則更是技高一籌

他們選擇的地點是山巔岩壁隱居

這些地方已完全隔離俗世

一種自然空間開放的閉關模式

他在自己的身體探秘

並在自然裡自力耕作

試圖尋找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道士與隱士

都是中華文化

人文的瑰寶

天人的合諧


2025年6月25日 星期三

閱兵

我們常說年輕人不懂事

但當他把一件事做好時

你不會覺得十分感動嗎

平常他們好像平淡無奇

但等到真正戰爭開打時

是誰要站在戰爭第一線

我們能換思維看他們時

就發覺國家需要年輕人

然後他們平時過的生活

我們就不會再多方挑剔

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分享與幸福

分享使用橫坐標

分享是連結人與人的感情

只有分享人們才會認識你

幸福學會縱座標

幸福是自己跟自己比的縱座標

幸福最怕比較

一所以記得分享是跟別人的互動

分享是跟別人的互動

幸福是跟自己的競賽


2025年6月14日 星期六

猶太教與小腳

猶太教是一種精神綁小腳

綁小腳則是肉體的猶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