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Ephemera)的幼年很像蟬,要好些年才能羽化成為亞成蟲,再過一段時間才會變成翅膀堅實可飛的成蟲,外形像蜻蜓,這可能是地球上第一批能飛的昆蟲,牠們會在薄幕時變成群聚飛翔的神風特攻隊,要歷經倦鳥歸巢前的捕食,又要躲過蝙蝠的掃蕩,在這些躲避敵害的過程中,還要進行交配,途中雄性完成任務後就亡於空中,雌性還要找流動的水源產卵,魚又在水下等待,待產完卵後,雌蜉蝣就亡於水中,雌雄生死兩茫茫,最後蜉蝣幼蟲就像土裡的蟬蛹一樣,經過漫長的等待後,又在照著三億年前的生存模式,重復一次,牠們短暫的幾小時就是交配產卵,除次之外就是生命最終的涅槃,就為留下牠們的後代,這樣短暫的一生,雖然很短很短,卻沒有白來。牠們可能太了解這個世界,所以對生命並沒有眷戀,這種蟲生,簡單明確美妙。蜉蝣的一生交配產卵就是完成牠自己,但有很多雖沒有完成自己,卻完成了其他物種的生存,無論怎麼想牠們的一生都是簡短直白,充滿生命的壯闊,只是我們的"物哀"以為牠們的悲催,其實不然,牠們在整個生存的食物鏈中完成自己的同時,也完成了別人。牠們的型態長命可能更悲哀,因為殺戮戰場拉的越長死的越多,所以牠們選擇短命的一生,逝去的是個體,永生的群體,這不能不說是昆蟲的智慧,我們的貪生怕死跟牠們比,真是慚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