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以量子力學的推導來論:
我發現生命一旦誕生就是二元結構,當生命沒有誕生之前,宇宙維持絕對的一元性。這就是我在佛教學的天台三諦三觀思想的冥想。
這世界的二元是生命誕生的條件,但生命之外的宇宙可能只有空,才能解決宇宙的意義。
而我們的世界所設計的就是真假,勝義諦世俗諦的對位關係,這種關係一定在生命中存在,沒有這樣的設準,就推導不出生命。
這這世界可能就是一個「空的遊戲」,在遊戲規則裏有真假「二元性」,任何事物一旦產生,就會形成二元性,所有我們可以認知這種二元性,既不是宇宙的真諦,卻可能是生命的真諦,而佛教教我們認識這個生命之外的永恆意義,這就很難了,我們受的訓練都是生命延續的方式,所以我們的生存根本逃不出二元,任何生存的合理判斷都是這樣的答案,就是答案可能洩漏天機,我們依舊會劃分,這種劃分正是生存機制需要的先決條件,若無法分辨,我們的生存會歷盡艱辛,所以這個世界選擇是生存行為最重要的機制,而選擇就藏在二元論裏。
我想從現代的微觀世界量子理論的粗糙分析中,得知這世界一定要在空裏運行與形成,就好像只有圓形,我們的路才會走不到盡頭(即輪迴),任何一條沒有封閉的線條,就永遠有兩端,而兩端就是生命形成的方式,否則就不會有生死、男女、好壞、是非,這些都是給生命生存使用的條件。宇宙不需要這些二元結構,她只要一個圓,就可以運行永遠,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思索這世界是空性這層意義,一直繞圈子的生命,一定會讓人思索,生命的意義。
對這個偌大浩瀚無邊的宇宙,最後的狀態只能用「空」來解釋,除了空的絕對性,所有的言詮都落兩邊,這世界的基本上是多維共構的既結合又分殊,我們只被放在生命的維度裏存活,而修行就是一種生命維度的突破,試圖上升生命意義的維度,但這種升維,最後也只能以覺悟或涅槃結束,這也就是說,魚知道有天空,但不能生活在天空中,我們所處的世界,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元論所製造的幻像。
我們之所以不能了解宇宙的全貌,就像海裡的魚,無法理解陸地的生活條件。我們想要了解更高緯度的方式,就是要思索「人人具有佛性」這句話的本質,那個「性」的種子 可能是宇宙創造生命的素材,從這個最深藏的性中,得以窺見宇宙「空」的本質。
所以「空、假、中」就成為生命實相的理解方式,這個方式可以讓我們對這浩瀚宇宙有一定的認識.
宇宙就是「空」性,我們活在「假」裏,而生命得以生存,有賴對「中」的深刻釋解。
佛法就是人對維度提升的修行大法,這是身為一個人擁有思想之後,做的最有意義的事件之一。沒有思想,我們永遠無法了解這世界居然是一個多維、複合且含有某些極其晦澀的交錯結構。
我們的生命在離開這世界之前,最好把功課好好的做一做,至於因果、輪迴、天堂、地獄都不重要了!3025/5/13. WeCha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