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說:
「心、佛及眾生三無差別。」
說的是眾生平等。
這當然是佛與我們平等
在很大程度上
我們把釋迦摩尼奉為佛
已經是後生的不智了
如果佛陀想稱名為佛
就不要說眾生平等
更不要大談無分別心
佛只是解決他當時的社會現象
當時的生命情境
他生活的種性社會
這是一個很敏銳的觀察
他解決了自己與社會與宗教
與種性與自己的問題
他只能是一個對自己負責
對人民有利對生命有見解的人
跟佛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硬要推舉他做佛
也就是他普渡眾生吧!
眾生平等是一個重大的哲學課題
而也是真實的真相
不但只是說印度種性的眾生平等
那出於當時的社會制度
何止是眾生平等
處在現在我們看到平等的觀念
不只是眾生了
而是萬物平等
因為我們眾生已經破壞地球生態
釋迦摩尼當時看到的只有人
因為當時之天空還很蔚藍
海洋還很清澈
物種繁盛天下承平
但2500多年前已經過去
釋迦摩尼沒看看現在的印度
還是沒有普渡眾生
還在搞種性制度
他會痛徹心扉
再看到的已不是尼泊爾這個地方
而是全世界
他的偉大不是普渡眾生
而是完成自己
先在不是普渡眾生
要明白萬物平等
我們不再只是跟人類玩蹺蹺板
而是跟地球的萬物玩蹺蹺板了
沒有普渡眾生的問題
眾生要普渡世界
不把世界普渡
光普渡人是沒有用的
所以釋迦摩尼跑來現代修行
他不再只有無力的喊這個
頑劣的種性國家要眾生平等
他會提出新的口號
萬物平等
然後他的信願行也升級成
普渡萬物了
因為2500多年過後
他看到的更真切
就是萬物平等
而不是當初的撮爾小國
搞的種性問題
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課題
我們的時代問題
真都與2500多年前不同了
我們可還圍繞著心的問題
顯然2500多年心的功課還沒做好
可見人心是很難調服的
這說明一件事「人性本存」的本質
在生存面前不要跟我說善惡
所以眾生永不平等
而生存的巨輪始終向前
拿些講性善性惡的詭辯
也只能打發學者的時間
跟真理的探尋一點都沒有幫助
2500年再翻一翻
只要心這個東西還在
那麼普渡眾生或人性本善
永遠都是無限期的口號
有一點觀念要自我確定
就是這世界是萬物共有的
所以我們要明白「萬物平等」
這個不只時普人而是普世的道理
當我們好好地看待佛其實是人時
我們才能解決眾生平等都問題
這時你要把誰當佛,當菩薩
就是你明白的事
這時怎麼膜拜怎麼信奉怎麼敬仰
就是自己清楚的選擇
也就沒有佛高高在上的問題
而是依照佛的眾生平等看世界
當然現在的世界不只是眾生平等
而是萬物平等
因為跟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摩尼
社會、環境、生態、地球
已經不一樣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